今日快讯!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齐涨 科技股和能源股领跑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7-09 01:44:43 394 0条评论

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齐涨 科技股和能源股领跑

北京时间2024年6月18日凌晨,美股三大股指周五午盘小幅震荡,但标普500指数和纳指仍将录得本周上涨。 截至收盘,道指跌7.19点,跌幅为0.02%,报38596.35点;纳指涨32.11点,涨幅为0.18%,报17720.99点;标普500指数涨10.79点,涨幅为0.20%,报5442.39点。

本周,美股市场延续了震荡上行的趋势。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、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的推动下,三大股指均录得上涨。其中,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分别创下历史新高。

从板块表现来看,科技股和能源股是本周的主要上涨动力。 在科技板块中,苹果、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股价均有所上涨。能源板块则受到油价上涨的提振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周美股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因素。 其中包括:对法国政治动荡的担忧、美国6月初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下滑以及美联储官员鹰派言论等。

展望后市,市场人士认为,美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。 在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以及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等因素的支持下,三大股指有望继续创出新高。但投资者也需要注意,地缘政治风险、通胀风险以及经济衰退风险等因素仍可能对市场造成扰动。

新闻分析

本周美股市场延续上涨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• 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。 由于美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数据显示通胀有所降温,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加息步伐放缓的预期增强。这提振了投资者信心,促使风险偏好回升。
  •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。 美国5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和制造业PMI数据均好于预期,显示美国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。这为股市提供了支撑。
  • 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。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和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等因素的推动下,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升。这使得他们更愿意投资于股票等风险资产。

尽管美股市场短期内有望继续上涨,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:

  • 地缘政治风险。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,且近期又有升级迹象。这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。
  • 通胀风险。 尽管美国5月份CPI数据显示通胀有所降温,但仍处于高位。如果通胀继续上升,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加息步伐,这将对股市造成压力。
  • 经济衰退风险。 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。如果经济衰退真的发生,股市将面临重大下行风险。

总体而言,美股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中,但投资者也需保持谨慎,关注潜在风险。

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:特斯拉均价跌破25万,问界M9成新宠

北京 - 2024年6月17日 - 据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4月,国内造车新势力成交均价排名前十为:

  1. AITO问界汽车(39.8万)
  2. 腾势汽车(37.8万)
  3. 理想汽车(35.3万)
  4. 蔚来汽车(31.5万)
  5. 岚图汽车(30.6万)
  6. 阿维塔汽车(30.5万)
  7. 极氪汽车(27.5万)
  8. 小米汽车(26.1万)
  9. 小鹏汽车(25.9万)
  10. 特斯拉(25.2万)

值得注意的是,特斯拉的成交均价排名第十,低于小鹏汽车、小米汽车和问界汽车。这与以往特斯拉被认为是豪华品牌的认知不同。

特斯拉之所以排名下降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• **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下降。**这两款车型是特斯拉的主销车型,在连续降价之后,起售价格都已低于25万元。
  • **特斯拉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。**为了刺激销量,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提供了多种购车补贴政策,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。
  • **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。**近年来,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,在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,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。

问界汽车的强势表现则得益于其高端SUV问界M9的热销。问界M9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,拥有强大的智能化配置和出色的产品性能,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好评。

**总体来看,**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,其他造车新势力正在奋起直追。未来,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,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加多元化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。

以下是一些分析人士的观点:

  •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:“特斯拉的成交均价下降,表明其在华的豪华品牌形象正在逐渐弱化。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为了迎合中国市场,推出了多款价格更低的车型,并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。”
  • 另一位分析师则认为:“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是特斯拉排名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近年来,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,在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,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。”

**未来,**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谁能最终胜出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7-09 01:44:43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夜间新闻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